会场里嗡嗡作响。
人们头一回咂摸出味儿来:原来除了吭哧吭哧生产,厂子里头还有这么一大片没开垦的地!
可王铁山接下来的话,才真显出那份穿破眼前光景的眼界。
他望着两位领导,一字一句,异常郑重。
“我个人,不要一分钱好处。”
“只请求一件事:将来,要是这小组的点子真真切切给厂里、给国家省下了大钱,带来了好处”
“能不能,从这省下的钱里,匀出那么一股,专门作为小组的‘革新奖’?”
“这奖金,一半,重赏立了头功的组员;另一半,反手再投进去,挖得更深!”
这番话,如同黑夜里的闪电,瞬间把两位领导眼睛里的火苗,“哗啦”一声点亮了。
他们立刻领悟了王铁山的深意。
这不是资本主义分红,更非中饱私囊。
这是在打造一个“技术反哺技术、创新激励创新”的良性循环!
所有的成果,都紧扣着“为国家增产节约”这个宏大目标。
这构想完美契合了那个年代“讲贡献,搞革新”的时代号召!
高副县长和钱东海副部长激动地站起身,注视着眼前这个在技术和思想上双双领先的青年,眼中是难掩的欣赏与赞叹。
“好!”
“好一个‘技术革新与资源再生实验室’!”高副县长满脸通红,当场拍板。
“王铁山同志!你这个提议太好了,太及时了!”